搭建智能助教工作流操作流程
前提条件
已实名认证的华为账号或IAM用户。
准备工作
- 本实践选用平台预置的“DeepSeek-V3”模型。
- 搭建助教工作流前须完成语文知识库创建,详见创建语文知识库。
操作流程
创建工作流
- 登录Versatile智能体平台,在左侧导航栏“个人空间”区域,选择进入所需空间。
如果已选择团队空间,界面显示为实际的团队空间名称,而非“个人空间”。
图1 选择团队空间 - 单击左侧导航栏“开发中心 > 应用管理 > 工作流应用”,单击左上角“创建应用”。
- 在“创建应用”页面,选择创建“对话型工作流”,配置工作流相关信息,具体如图2所示,参数如表1所示。
- 配置完成后单击“立即创建”,进入工作流编排页面。
编排工作流
在工作流编排页面,平台已预设了开始、大模型和结束节点。单击节点右上角的“”,可以对当前节点执行重命名、复制、删除操作。开始和结束节点为必选节点,不支持重命名、复制和删除。

- 配置“开始”节点。单击“开始”节点,该节点已默认配置query参数,表示用户输入的内容。当前场景下无需新增参数,单击“确定”。
图4 配置开始节点
- 配置“大模型”节点,从用户输入中进行问题提取,解析出用户的问题,并用JSON格式输出。参考图5和表2完成参数配置,单击“确定”。
表2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
配置示例
说明
节点名称
单击大模型名称旁边的“
”,修改节点名称为“生成问题”,并单击名称后的“
”。
只允许输入字母、数字、下划线,且不能以数字开头。
模型配置
选择模型为“DeepSeek-V3”,单击模型配置区域右上角的“
”可设置模型的温度、核采样等参数,本实践保持默认值。
选择模型接入模块已配置的大语言模型。
输入参数
定义以下输入参数。
- 参数名称为“query”。
- 类型、值:选择“引用>query”。query为“开始节点”的输出变量值。
配置大模型处理需要的输入参数值, 这些值会动态添加到提示词中,默认设置的输入参数名为“query”。
输出参数
单击输出区域右上角的“
”,选择输出格式为“JSON”。单击“
”,添加参数。
定义以下输出参数,其余保持默认值即可。
- question,类型为“String”。
- answer,类型为“String”。
用于解析大模型节点的输出,并提供给后续节点的输出参数引用。
系统提示词
输入如下系统提示词后单击“系统提示词”区域右上角的“”,进行提示词优化。
你是问题解析专家,请从用户的对话中解析出用户的问题{question}和{answer},用JSON格式输出。 注意,question一定有值,answer可能没值,如果answer没值,该字段输出空即可。
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,系统级提示词,用于指导模型按要求进行回复。支持使用{{variable}}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。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。
用户提示词
{{query}}
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,用户级提示器,作为当前用户问题的输入。配置提示词时,支持使用{{variable}}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。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。
- 配置“知识检索”节点,从预先上传的语文知识库中检索用户的问题,并返回匹配到的信息。
- 配置“判断”节点,判定是否从预置的题库中检索到匹配的题目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判断”,添加“判断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知识检索”节点和“判断”节点。
图9 连接“知识检索”节点和“判断”节点
- 单击“判断”节点,参考图10完成参数配置,单击“确定”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判断”,添加“判断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知识检索”节点和“判断”节点。
- 配置“大模型”节点,对知识库检索到的结果进行润色,给出一个丰富的解答输出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大模型”,添加“大模型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判断”节点的第一个分支和“大模型”节点,这表明如果知识检索的召回数大于0的时候,将运行到该大模型节点。
图11 连接“判断”节点的第一个分支和“大模型”节点
- 单击“大模型”节点,参考图12和图2完成参数配置,单击“确定”。
表3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
配置示例
说明
节点名称
单击大模型名称旁边的“
”,修改节点名称为“润色输出”,并单击名称后的“
”。
只允许输入字母、数字、下划线,且不能以数字开头。
模型配置
选择模型为“DeepSeek-V3”,单击模型配置区域右上角的“
”可设置模型的温度、核采样等参数,本实践保持默认值。
选择模型接入模块已配置的大语言模型。
输入参数
定义以下输出参数。
- 参数名称为“input”。
- 类型、值:选择“引用>output_list”。output_list为“知识检索”节点的输出变量值。
- 参数名称为“query”。
- 类型、值:选择“引用>question”。question为“生成问题”节点的输出变量值。
配置大模型处理需要的输入参数值, 这些值会动态添加到提示词中,默认设置的输入参数名为“query”。
输出参数
定义以下输出参数,其余保持默认值即可。
参数名称为“raw_output”,类型为“String”,描述为“模型原始输出”。
用于解析大模型节点的输出,并提供给后续节点的输出参数引用。
系统提示词
默认即可,可不填写。
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,系统级提示词,用于指导模型按要求进行回复。支持使用{{variable}}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。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。
用户提示词
你是经验丰富的小学语文老师,请依据“{{input}}”的结果,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:{{query}},润色一份非常丰富的解答输出。 ## 输出示例 问题: 解题思路: 答案: ##限制 不要输出其他无关内容。
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,用户级提示器,作为当前用户问题的输入。配置提示词时,支持使用{{variable}}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。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大模型”,添加“大模型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判断”节点的第一个分支和“大模型”节点,这表明如果知识检索的召回数大于0的时候,将运行到该大模型节点。
- 配置“大模型”节点。对用户的问题直接给出一份丰富的解答输出,并注明“(此回答由AI生成)”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大模型”,将“大模型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判断”节点的第二个分支和“大模型”节点,这表明如果知识检索没到召回任何答案的时候,将运行到该大模型节点。
图13 连接“判断”节点的第二个分支和“大模型”节点
- 单击“大模型”节点,参考图14和表4完成参数配置,单击“确定”。
表4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
配置示例
说明
节点名称
单击大模型名称旁边的“
”,修改节点名称为“AI输出”,并单击名称后的“
”。
只允许输入字母、数字、下划线,且不能以数字开头。
模型配置
选择模型为“DeepSeek-V3”,单击模型配置区域右上角的“
”可设置模型的温度、核采样等参数,本实践保持默认值。
选择模型接入模块已配置的大语言模型。
输入参数
定义以下输出参数。
- 参数名称:默认参数名称为input。
- 类型、值:选择“引用>question”。question为“生成问题”节点的输出变量值。
配置大模型处理需要的输入参数值, 这些值会动态添加到提示词中,默认设置的输入参数名为“query”。
输出参数
定义以下输出参数,其余保持默认值即可。
参数名称为“raw_output”,类型为“String”,描述为“模型原始输出”。
用于解析大模型节点的输出,并提供给后续节点的输出参数引用。
系统提示词
输入如下系统提示词后单击“系统提示词”区域右上角的,进行提示词优化。
你是经验丰富的小学语文老师,请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做出一份非常丰富的解答输出,并且在回复的末尾,你需要加上“(此回答由AI生成)”。 ##输出示例 问题: 解题思路: 答案:(此回答由AI生成)
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,系统级提示词,用于指导模型按要求进行回复。支持使用{{variable}}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。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。
用户提示词
{{query}}
配置输入给大模型的提示词,用户级提示器,作为当前用户问题的输入。配置提示词时,支持使用{{variable}}格式引用当前节点输入参数中已定义好的参数。最终替换后的内容会传递给模型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大模型”,将“大模型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判断”节点的第二个分支和“大模型”节点,这表明如果知识检索没到召回任何答案的时候,将运行到该大模型节点。
- 配置“代码”节点,对“润色输出”大模型节点和“AI输出”大模型节点的输出字符串使用代码,进行格式化处理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代码”,添加“代码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润色输出”大模型节点和“AI输出”大模型节点到代码节点。
图15 连接“润色输出”大模型节点和“AI输出”大模型节点到代码节点
- 单击“代码”节点进行配置。编写代码,根据输入变量生成返回值,参考图16完成参数配置,单击“确定”。
表5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
配置示例
说明
执行方式
安全沙箱
用于隔离程序运行的环境,以防止潜在的恶意代码对系统造成损害。
输入参数
定义以下输入参数,单击
可添加参数。
- 参数名称为str1,类型为引用,值为引用“润色输出”大模型节点的输出。
- 参数名称为str2,类型为引用,值为引用“AI输出”大模型节点的输出。
用于配置代码运行需要的输入参数。
输出参数
定义以下输出参数。
参数名称为output,类型为String,描述为output。
配置代码运行后需要输出的参数,需要与return返回的对象保持一致。
代码
编写python代码对输入变量进行处理。需要定义一个main函数,代码节点里面有个main函数的代码模板,在此基础上编写自己的代码。输入变量的获取需要使用arg.get方法。该工作流中,使用代码节点对上两个节点的输出进行合并和格式化。def main(args: dict) -> dict: str1= args.get('str1','') str2= args.get('str2','') answer= str1+str2 ret = { "output": answer, } return ret
编写Python代码片段,仅支持python系统库,不支持引入依赖包。
说明:编写代码时不要更改第一行函数定义。
- 单击“添加节点”,选择“代码”,添加“代码”节点至编排页面,连接“润色输出”大模型节点和“AI输出”大模型节点到代码节点。
- 配置“结束”节点,输出最终结果。
- 连接“代码”节点到“结束”节点。
图17 连接“代码”节点到“结束”节点
- 单击“结束节点”,如图18配置输入参数和回复。
表6 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
配置示例
说明
输入参数
定义以下输入参数。
参数名称为result,类型为引用,值为引用代码节点的输出。
输入参数支持引用和输入两种类型,输入参数需要在指定回复的文本框中以{{variable_name}}的形式进行插入才能返回。
输出参数
-
输出参数将以变量形式返回,支持引用和输入两种类型。
指定回复
{{result}}
可以在文本框中编辑指定的回复内容,支持在文本中以{{variable_name}}的形式插入输入参数返回或直接返回输入参数。工作流的最终运行结果将按照指定回复中的内容返回。指定回复中不能插入输出参数。
- 连接“代码”节点到“结束”节点。
调试工作流
- 编排工作流完成后,在工作流编排界面单击右上角“
”。
- 在对话框中直接与工作流进行交互,实时观察其执行过程和响应效果,并根据需要对配置进行优化和调整。
检查节点设置是否有误,常见节点报错可参考《常见问题》进行解决。
试运行界面支持文本输入、语音输入、文件输入:
- 文本输入:在对话输入框输入对话后按Enter键或单击
,查看应用响应结果。
- 语音输入:“语音交互”开启时,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输入。该功能支持多种语言(如中文、英文等),并提供语音识别、错误纠正和实时反馈等功能。
- 首次使用语音输入须开通系统麦克风、扬声器权限,可在权限申请弹窗一键开通。
- 语音输入最长为60秒,超时则取消语音输入状态,用户需重新录入。
- 文件输入: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文件进行提问,支持对文件进行解析,并根据文件内容和问题生成准确的答案。
- 支持上传image、audio、excel、csv、docx等格式的文件。
- 最多支持上传10个文件。
图19 试运行 - 文本输入:在对话输入框输入对话后按Enter键或单击
- 在试运行过程中,可以单击右上角“
”查看调试结果,包括运行结果与调用详情。
图20 运行结果图21 调用详情必要时也可以针对工作流中的某个节点单独进行调试,以保证节点的成功运行。以调试“AI输出”节点为例。- 在工作流编排页面,单击“AI输出”节点的“
”,进入节点的调试页面。
图22 调试单节点 - 在节点的“配置信息”输入请求参数的值,单击“开始运行”。
图23 配置节点调试任务
- 单节点调试成功后,将在该节点显示“运行成功”字样及其运行时间。
图24 单节点调试结果
- 在工作流编排页面,单击“AI输出”节点的“
发布工作流
- 工作流试运行成功后,在工作流编排页面,单击右上角“发布”。
- 输入版本号与描述,如图25所示,单击“发布”。
- 发布完成后跳转至API调用页面,可看到发布的API调用接口信息。
也可通过左侧导航栏中选择,单击目标应用,进入应用主页面,单击右上角“发布管理”按钮
,可进入发布管理页面。
图26 调用API